幼儿

运动对孩子成长虽好,但却不能过量,更不能拔苗助长。 有研究表明,适度跑步比完全不跑步会降低死亡率,但再上强度,则会抵消跑步带来的好处。 更有,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剧烈运动,不仅损伤关节和肌肉,严重时造成心脏损伤。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在鼓励孩子运动的同时,更要学会监测孩子运动,保护孩子不受伤。
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是21世纪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静坐少动是当今慢性疾病发生的第一独立危险因素。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和美国医学会共同发起了以增加体力活动和适当运动促进健康为核心的EIM项目,希望把“人体可从运动中大量获益,要正确制定和使用运动处方等促进运动和体力活动”的理念推广开。
平衡能力,是指身体素质的一种,它是指抵抗破坏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身处于稳定状态的能力。在宝宝刚出生后,孩子往往不能通自己行走或者站立,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才能自如行走。然而却有些孩子在这个时候表现为走路跌跌撞撞,左右乱晃,非常的不稳定,则可以认为这个孩子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比较差。
随着一系列亚健康的症状(如幼儿肥胖、青少年近视和身体姿态的问题等)在人群中不断地增多,人们越来越关注运动到底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研究表明对于幼儿来说运动能提高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增加幼儿平时的体力活动水平量预防肥胖的发生、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生长进而显著提高幼儿身高,同时每天一定量的户外运动能缓解眼部疲劳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生率。
在进行肌肉的锻炼之后,大多数人会因为劳累而忽略或者懒得拉伸。相比肌肉得收缩性训练,其实肌肉的放松式训练也不容忽视,两者应该相辅相成。在进行较大强度的肌肉锻炼之后,肌纤维会出现“重叠”、“打结”甚至出现少部分断裂的现象,如果在锻炼后不经过放松拉伸的,不把肌纤维“捋顺”的话,在第二天很容易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也容易造成肌肉僵硬,使得关节活动度受到限制。虽然力量是提升了,但是协调性却降低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