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体语

日期:2019-9-21


孩子一去超市在零食区就挪不开脚,看到包装吸引人的,好看的就要买买买。家长呢,也不知道怎么选才对,就会比较青睐于“儿童”食品。比如”儿童成长牛奶”,“无糖”,“鲜榨果汁”,”高钙“等等。这些看起来适合孩子的,很健康的食品真的健康吗?


真相

目前,我国还没有“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仅有的是针对0-36个月婴幼儿的配方食品、辅食的食品安全标准。而对于3周岁以上的儿童,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食品标准。也就是标注有”儿童“或者印有”卡通“图案的,并不就是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要的。其实,有些商家加上这些字样,为了让孩子喜欢吃,还会额外的加上添加剂,如糖,香精,色素等。而国家对于儿童,没有摄入添加剂的标准。有些商家会用一些宣传的营养健康成分(如高钙,低脂)来掩盖其它不健康成分。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怎么识别商家的炒作,选择健康的食品。

一.看食品类别

比如我们不让孩子喝饮料,但孩子说我喝果汁。家长觉得嗯,果汁健康,买了。但买之前看清楚了吗?看什么?看食品名称,如果是“果汁”,那就是说,除了水果中榨出的汁,完全没有加水。如果是“果汁饮料/饮品”,那就是说,加的水要比纯的果汁更多。所谓饮料,就是以加水为主的液体食品,无论是甜是淡,无论看起来像果汁还是像牛奶,都是在大量水里加了一点配料,其中可以加入糖、香精、磷酸盐、增稠剂、乳化剂等等很多配料,让口味和质地更加诱人。如下图:



还有家长一看”**乳“,”**奶“,就觉得是健康的,这时候也要看清楚品名。乳饮品(饮料)配料第一位是水,就是以水为主的液体。并且加了很多食品添加剂,对儿童身体无益。而牛奶和奶制品的配料表第一位是鲜牛乳。



二.看营养标签

我们国家的营养成分表由三部分组成: 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值、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其中营养成分采用的是“1 + 4”标准,也就是说每100g (ml)食品中必须包含能量和四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我们国家使用的能量单位是千焦(kJ)。见图:



我们选食物,看中的是营养素,同时要注意热量,碳水,脂肪,钠的含量。优先选择高蛋白,低热量,低脂肪,低钠的食品。


  • 尽量选择碳水化合物数值低的食品。例如选酸奶时,有些商家标注”0脂肪“,其实为了口感,会加更多的糖进去。营养成分表中没有糖的含量,统一都在碳水化合物里。在我国市场上,低脂类型和水果类型的酸奶,糖含量也都会偏高一些。左边是0添加糖酸奶,碳水在5.3g.右边是低脂酸奶,碳水有12.5g。
  • 钠含量越低越好。都知道吃盐多了不好。那在成分表中就是看钠含量。尽量选择每100g食物中不超过300mg钠。比如大家都知道坚果吃了健康,就给孩子买坚果。但市面上很多坚果都是炒制过的,加了盐和糖。这时候就要看清楚了。例如下面奶香碧根果。钠含量817mg,相当于2.5g盐了。



三.看配料表

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含量最高的原料,按照排位顺序,含量依次递减,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后一位。我们要尽量选择前几位是天然的原理(如小麦,牛奶),而不是加工的食品。


  • 不要选把糖,油脂,盐放在前三位的。如下面宣称儿童饼干。第二位就是白砂糖

  • 虽然食品营养成分表中标注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为0,但不代表没有,因为含量小于0.3%,是可以标注为0的。建议看一下配料表,如果里面有氢化植物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等这些成分,建议还是少选为好。例如上面的儿童饼干人造奶油。还有下面的威化饼干,几乎都含有。

  • 警惕配料表特别长的,配料表越长,说明越复杂,最好不要选。同样上面饼干的例子。我们看看简短的配料表


如果你有问题,请点击下方“问答”,寻求大家帮助,或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