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体语

日期:2019-8-29


添加辅食是宝宝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母乳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后,就需要添加辅食。这个阶段是纯母乳到家庭饮食的过渡阶段,如果辅食添加不正确,很容易造成宝宝的营养不良,并伴随一些症状出现。然而关于宝宝辅食的添加众说纷纭,不太懂得的宝妈会产生一些误区,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说明:


误区一:过早过晚添加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满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为什么?因这个时候,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满足婴儿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并且他们消化器官的发育,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可以让其逐步去体验和适应多样化的食物。


如果过早(不到4个月)添加辅食,宝宝的胃肠道发育和肾功能还不成熟,胰腺淀粉酶(消化淀粉的酶)至少三个月内没有,6个月内还不足,这样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现象,这样反而让宝宝难以接受辅食,适应时间延长。并且孩子的免疫系统也不成熟,增加了食物过敏的风险。


有些宝妈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宝宝有点抵制就不添加辅食了。如果过晚添加辅食也存在隐患,宝宝体内存储的铁消耗殆尽,需要食物中的铁来补充,如不及时补充,会出现缺铁和贫血的风险,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并且咀嚼是一项复杂的运动,涉及肌肉的神经系统的协调性,过晚添加辅食也会推迟婴儿的认知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当然,添加辅食不一定非要6个月,4-6个月皆可,当宝宝出现以下表现,就可以添加辅食了:

1.大人吃饭时,对大人的食物感兴趣,比如流口水,盯着大人食物和碗,

2.宝宝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可以坐着,并保持头部稳定

3.不在用舌头顶出食物,能吞食。


误区二:辅食首选蛋黄


有一次,亲戚和我说她女儿4个月开始吃蛋黄了,我一问,原来是医生说的。现在,还有一些老一辈的医护人员保持着旧的传统观念——辅食首先添加蛋黄。


刚才说了,婴儿这个时候需要补充富含铁的食物,来弥补体内铁的缺乏。蛋黄并不是好的选择。虽然蛋黄的营养丰富,但并不能很好的补铁,蛋黄中含有卵黄磷蛋白,与铁结合,导致蛋黄中铁的吸收率只有3%。所以并不是补铁好选择。


补铁最好是铁强化米粉,还有肉泥,鱼泥。特别是红肉泥,大大降低宝宝贫血的概率。


有些宝妈纠结于添加辅食的顺序,能否这么早给宝宝吃肉?其实添加辅食没有特定的顺序,也没有限制哪些能加哪些不能加。有些宝妈把易过敏的食物(虾,鸡蛋)后添加,这也没必要。过敏是很个性化的,别家孩子过敏不一定你家孩子过敏,我们需要合理安排饮食,找出宝宝接受并不过敏的食物。这样有利于宝宝肠道微生物和免疫系统的发育。只要保证最初添加的辅食富含铁就行。对于纯母乳喂养的,早点添加肉会更好,因为母乳中铁含量不高。


误区三:宝宝消化系统还不完善,给宝宝好消化的稀粥,米汤


有些宝妈把辅食做成半流质的稀粥,米汤,利于宝宝消化,而且容易吞咽。但没考虑到营养够不够。宝宝胃容量小,吃不了太多食物,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要靠辅食补充。所以应该选择营养密度高的食物。而稀粥,菜水等汤汤水水,主要成分是水,占了宝宝小小的胃容量,看似吃饱了,但营养没有多少。


早期宝宝肠胃道发育不成熟,可以把辅食做成糊状,随着月龄增长,咀嚼能力的提高,逐渐过渡到较软的食物,固体食物。


好辅食要满足以下特性:

1.食物含有充足的能量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铁,锌,钙,维A,维C)

2.干净,新鲜的食物,制作时注意卫生

3.不要盐和调料,保持原汁原味

4.简单,适量,易于宝宝接受


误区四:辅食喧宾夺主减奶量


新手宝妈很容易搞混辅食和牛奶的喂养顺序,认为牛奶喝了后就没肚子吃辅食了,非要宝宝吃了定量的辅食后,在喝奶。引起宝宝反抗情绪,更不愿意吃辅食了。试想一下,以前宝宝饿的时候都是吃奶的,突然转换成另外一种陌生的进食方式,特别还是肚子饿的时候,哪有心情去尝试。所以,在宝宝饿时,先喝一点奶,让她不太饿,再尝试辅食,这样宝宝更容易接受。


辅食,从名字上就告诉我们,是辅助的饮食,是帮助宝宝从单纯母乳转换为大人饮食的过渡饮食。尤其是一岁以下的宝宝,主要营养来源还是奶。对于7-12个月宝宝,每天奶量600-800mL;13个月到24个月,每天奶量400-500mL


误区五:强迫进食


开始喂辅食的宝妈们,很高兴的给宝宝准备一顿营养丰富的辅食,结果宝宝不吃。这就让宝妈着急了,这不影响发育吗,没营养啊,不行,要努力吃光光。于是开始追着喂,哄着喂,吵着喂。这样会更加加重宝宝厌食。厌食会让宝宝脾胃虚弱,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这样更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要知道,辅食是让宝宝尝试和适应多种多样食物,锻炼咀嚼吞咽能力。每个宝宝的肠胃发育,适应能力都不一样,有些宝宝比其它宝宝接受新食物慢一些,我们更不要着急,多鼓励和赞美。特别是最开始时,要有耐心,留出足够的时间。跟着宝宝的步伐,当他闭嘴或转头时停止喂食。


如果宝宝碰到不喜欢的食物,要有耐心,等几天再提供这种食物,可能需要10次甚至更多尝试才会接受新食物。可以在颜色,造型上吸引宝宝,或把食物很少量的添加在其它喜欢的食物中。可以你和宝宝一起吃,告诉宝宝你很喜欢,让宝宝在试一试。


误区六:辅食中加盐,加酱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辅食应保持原味,不加盐,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保持淡口味。”不过现实中,要做到很难,宝爸会说:“不加盐,没味道,不爱吃”奶奶说“不吃盐,没力气”。其实我们不能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宝宝的味蕾很敏感,我们觉得清汤寡水的它们会觉得很鲜美。


我们要清楚,食盐就是氯化钠,钠存在于很多天然食物中。6个月内,母乳和配方中的钠含量可以满足婴儿的需求。7-12个月,添加辅食鱼虾,猪肉,鸡蛋,还有水果蔬菜同样含有钠,加上母乳中的钠,也达到了婴儿的需求。额外添加反而不利于宝宝接受天然食物,会增加挑食的风险,而且7-12月宝宝的肾脏还没发育成熟,过量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


不要迷信“儿童”食品,以为有“儿童”,就是宝宝可以吃的。其实儿童酱油和成人的钠含量相差不大,也不能添加,否则钠含量就超标了。


如果你有问题,请点击下方“问答”,寻求大家帮助,或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