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体语

时间:2021-04-15


我们常说少吃酸性食物,多吃碱性食物,那么到底什么是酸性食物?什么是碱性食物呢?


先来考你一个问题吧!


问:吃起来有酸味或涩味的就是酸性食物吗?


答:其实不是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有7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这也是食物的基本要素,其中矿物质与食物的酸碱性密切相关,钾、钠、钙、镁、铁进入人体后呈现碱性,磷、氯、硫等元素进入人体之后就呈现酸性。所以,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及含量。


酸性食物是指经过消化后最终形成氮、碳、硫、氯、盐等酸根形式留在体内的食物。


碱性食物是指食用后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碱性,且食物经燃烧后所得灰分的化学成分中主要含有钾、钠、钙、镁等元素,其溶于水后生成碱性溶液的食物。




酸性食物有哪些呢?


1.动物性食物:猪肉、牛肉、羊肉、鱼肉等肉类及其内脏、肌肉、脂肪;


2.蛋及蛋制品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五谷类。如花生、核桃、玉米、小扁豆等;


它们含硫、磷、氯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是最常见的酸性食物;


碱性食物有哪些呢?


1.植物性食物:大多数蔬菜、水果,如山楂、西红柿、杏、西瓜、海带、萝卜、茄子、莴苣、苦瓜、油菜、菠菜、生菜、红薯、土豆、南瓜、生姜、葱、蒜、辣椒等


2.乳及乳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


3.菌菇类:蘑菇、金针菇、慈菇、黑木耳等


4.大豆及其制品:豆腐、豆浆等


它们含钙、钾、钠、镁元素较多,在体内代谢后变成碱性物质。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呢?


当然是为了人体健康。人体体内是一个酸碱度恒定的环境,我们身体的最佳pH值在7.35-7.45之间,也就是中性,人体的酸碱平衡依赖于所摄入食物的酸碱性。碱性食品进入人体后与二氧化碳反应而成碳酸盐,由尿中排泄,酸性食品则在肾脏中与氨生成氨盐而排泄,从而得以维持血液的正常PH,因此,我们要营造一个中性到弱碱性的内环境,保持人体健康。




过多摄入酸性食物不利于人体健康:


血液中的酸含量增加会导致血液色泽加深,粘度、血压升高,引起酸毒症,对身体造成严重破坏,引起呼吸急促、疲劳、意识混乱、黄疸、食欲减退和心率加快等问题,儿童会诱发皮肤病、神经衰弱、胃酸过多、便秘、蛀牙等,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出血、胃溃疡等。


酸性代谢产物在体液中积累,同时还会影响细胞排泄酸性代谢产物,通过皮肤和各种分泌腺使分泌液的pH下降。


癌细胞及其他疾病在酸性低氧环境中也会快速发展。


碱性食物有益人体健康:


缓解慢性炎症及其带来的病痛。酸中毒与背痛、关节痛、慢性炎症、头痛有关,研究表明,恢复酸碱平衡可以缓解症状,同时减轻疼痛和炎症。


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研究发现,高酸饮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碱性食物摄入可以减少炎症,同时降低血压,保持心脏健康。


预防癌症的发展。癌细胞喜欢酸性环境,或者说是靠酸性环境生存的,增加碱性食物摄入可以帮助改变人体pH值,以防止癌症的发展。此外,碱性食物中,如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抗癌抗氧化剂。


促进骨骼健康。碱性食物可以减少酸负荷,研究表明,低酸负荷与骨密度增加和骨折风险降低有关。


促进维生素吸收。碱性食物含有的矿物质,如镁、钙和钾对维持人体骨骼形成、免疫功能等至关重要,矿物质也可以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如镁可以促进维生素D吸收。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但是不能完全不摄入酸性食物,保持不过量即可,大家可以遵循一个原则:80-20,即一顿饭中,食物构成以大约80%的碱性食物和20%的酸性食物为比例,这样的饮食可以保持人体健康的酸碱平衡。


小Tips:还有一些食物是中性食物,如油、盐、咖啡等,也要适量摄入哦!


参考文献:

[1]李时明. 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J]. 食品科技, 1981(11).

[2]宁在兰. 味酸的食物不一定属于酸性食物[J]. 中国保健营养, 2004, 000(009):74.

[3]陈邦进. 酸碱平衡与人体健康[C]//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2分会:化学生物学. WanFang, 2013:1-3.

[4]Curto, M. ,  Cole, B. K. ,  Lallemand, D. ,  Liu, C. H. , &  Mcclatchey, A. I. . (2007). Body Balance Ph Balance.

[5]Xu Q . The Research on Element Balance Regulating pH Value of Body Fluid to Inhibit the Cancer Cells[C]// Bit Life Sciences World Cancer Congess. 2008.



如果你有问题,请点击下方“问答”,寻求大家帮助,或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