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正常、Sri Sumartiningsih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运动科学论坛

日期:2020-8-11



一、运动训练效果的研究


在人体研究方面,以女性老人进行规律身体活动的研究,Garcia-Aymerich等 (2009) 发现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降低哮喘发作的危险率。又如Mendes等 (2011) 与 Del Giacco等 (2015) 指出有氧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有利于过敏性发炎的改善,降低中度或严重哮喘患者痰中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 与FeNO,强调运动的治疗 (exercise therapy) 或辅助疗法 (adjuvant therapy) 的可能工具。慢性过敏气管发炎的运动效果,也获得证实 (Vieira et al., 2011)。透过动物(大鼠)实验,Pastva等 (2004) 与Carson等 (2013) 研究结论出有氧运动训练具有改善慢性气管发炎的潜能。


以统合分析研究哮喘患者运动训练效果后,Eichenberger等 (2013) 证实运动改善哮喘症状、生活质量、运动能力、支气管过度反应、运动诱发型支气管收缩 (Exercise-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 EIB) 与第一秒呼气容积 (EFV1),强调运动应该做为用药的补充治疗 (supplementary therapy) 。


即使严重哮喘患者, Cordova-Rivera等 (2018) 也发现严重哮喘患者较高的活动水平与较低的坐式生活时间,与较佳运动能量、哮喘控制、与较低的全身发炎的相关关系。


因为有了强烈证据,全球哮喘倡议组织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鼓励哮喘患者为了一般的健康从事规律的身体活动。澳大利亚运动科学学会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Exercise and Sports Science) 与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也主张应藉运动提升哮喘患者身体健康。


二、澳大利亚运动科学学会的声明


澳大利亚运动科学学会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Exercise and Sports Science) 为哮喘患者发表「运动与哮喘的立场声明」 (Morton & Fitch, 2011),表示运动的主要角色,是帮助哮喘患者参加运动,拥有正常的身体生活型态,强调规律运动应该是维持健康与体适能的一部分,应增进哮喘患者有氧适能(即增加最大摄氧量),以降低EIB的冲击。此一运动处方的立场声明,考虑到患者个别能力上的差异、循序渐进的原则与包括运动前用药运动安全相关事宜。


(一) 热身运动 (warm-up):走跑、接续特殊活动主要肌群的伸展操,也可包含肌力活动。藉早先的热身,以出现不反应期 (refractory period) 达到降低EIB的机率。


(二) 有氧部分 (The aerobic segment):刚开始低强度,体能改善后,增加强度。主要针对大肌群,富节奏性,如走步、慢跑、跑步、骑车、游泳、以及各种长时间的球类活动。建议强度介于40~60%保留摄氧量,运动处方可仿照ACSM。


(三) 持续时间与频率 (duration and frequency):每次20~60分钟,每周3~5次。体能很差的人,刚开始先运动20分钟,再增至30分钟。


(四) 运动负荷 (exercise loading):体能差的哮喘者先持续慢走,体能进步了之后,可以变成包括走、慢跑、跑步的10~30秒运动,接续30~90秒休息。可以考虑断断续续进行的球类运动,兼顾趣味性,较不哮喘发作,也训练到呼吸系统。游泳虽然不错,要注意氯气是否过高 (最好非氯气消毒),无非氯气消毒的泳池,就选择室外通风的泳池。


(五) 缓和运动 (warm-down):持续轻松有节奏,如走路,直到心跳率恢复至比运动前微高约20下水平。缓和运动也包含热身运动一样的柔软运动。


三、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建议


大家熟悉的美国运动医学会 (ACSM) 的「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引」第10版 (ACSM, 2018),提出的运动处方建议,如表1所示。ACSM是世界上最大的运动医学学术组织,一向在运动的推广上,相当积极,也扮演执牛耳角色。「Exercise is Medicine」行动,与美国心脏协会联合发起,已让运动医学在世界各国纷纷响应,蔚为风气。


表1  ACSM对哮喘患者运动训练指引之建议


注:心率或摄氧保留值是个人最大心跳率(或最大摄氧量)与安静心跳率(或安静摄氧量)差值,加上安静值,作为运动训练强度的根据;1RM是只能举一次的最大肌力;PNF是柔软度训练方法,译为本体感觉神经肌促进术。


「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引」第10版,对哮喘患者的运动方面,做了详细的建议 (表1)。值得一提的是,此书内容,包括不同族群的运动处方章节,相当实用。此书在台湾已由东华大学林嘉志教授翻译,力大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四、峰值呼气流速计使用


过去卫生署健康局曾经委托长庚医学与医疗团队,组织SMART (School Management of Asthma Research Team) 小组,出版「校园哮喘学童哮喘照护及管理工作指引」。此指引建议5岁以上哮喘儿童都应该使用峰值呼气流速计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meter, PEFR meter),监测追踪肺功能,以客观了解哮喘的控制状况,以及评估哮喘严重度。


使用方法如下:(一) 测量方法:站直,流速计喷嘴放入嘴中,深呼吸后,尽力吐气。测量3次,取最高值。测量时机包括清晨起床后、傍晚或用药前后对照时。数值再与个人无症状时所测出的最高值做为对照,或参考预估值。(二) 峰值呼气流速预估值如表2所示。


峰值呼气流速计携带容易,使用方便,可以轻易购买使用。哮喘患者天天测量追踪肺功能,作为参与运动与否的依据。尖峰流速值未达正常值的75%时,不能贸然从事运动。尖峰呼气流速也可以患者实测以正常无症状时的最佳值作为依据 (100%)。


表2 6~18岁男女尖峰呼气流速预估值


为防范EIB,哮喘患者可以是先服用预防性药物。运动前可以服用预防性药物,以备上课前服用。或上午服用,一整天都能防患EIB的发生。「校园哮喘学童哮喘照护及管理工作指引」做出的建议,如表3所示。为安全起见,包括「哮喘行动计划」内容,读者务必请教主治医师有关从事运动相关事宜与用药建议。


表3 哮喘学生运动前用药


五、哮喘患者运动训练强度的U字型理论


对于哮喘患者,跟其他疾病患者一样,从事适合自己,适当的运动才有益健康。在设计运动处方时,运动强度永远是最重要的考虑事项。哮喘患者运动强度的选择,需要考虑到「U字形理论」(图1)。此理论说明过低与过高的强度运动,与哮喘发生率 (asthma prevalence)的关系。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最有利于哮喘患者。


图1 身体活动强度与哮喘危险率的U型理论 (Del Giacco et al., 2015)


前述各机构所建议的运动指引,都应符合此一原则。哮喘患者,有的人体能好到可以在奥运夺金,有的人病情严重到寸步难行,专家建议,个人的哮喘行动计划除应经过医师背书外,中度与重度的哮喘患者在做运动训练前应征询专门医师的建议。如前所述,哮喘患者需逐日从事肺功能追踪,根据结果,量力而为。哮喘学生从事运动训练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适应期,适应期之前不妨保守一点,采取低标,再缓慢增加强度、持续时间与频率,以免弄巧成拙。


六、增加EIB/EIA严重程度的因素

哮喘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时,有一些因素可能增加发生EIB的因素必须避免与排除。这些因素整理如表4。


表4 可能增加EIB/EIA严重程度的因素


表4可以看出环境质量不佳时,患者身体条件不佳时,可能增加EIB危险。运动时间延续过长,强度过高时,也增加危险。肢体损伤有时候会服用的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 (NSAIDS) 以及高血压之β-阻断剂药物可能增加风险。


七、结语


运动训练可以做为哮喘患者减少过敏反应、组织发炎,做为控制哮喘症状的治疗手段。「运动就是良药 (Exercise Is Medicine)」对于哮喘患者更是恰当不过的说法。哮喘的学生不但能够跟一般学生同样享受运动的乐趣,将来可以参加运动竞赛,甚至可以做为将来提升生活质量的终生行为与手段。


总之,哮喘患者从事运动训练的注意事项,包括:(一) 运动前需服用哮喘控制药物与预防药物。(二) 纾解药物必须随身携带,以便必要时纾解EIB。(三) 尖峰流速值或FEV1未达正常值的75%时,不能运动。(四) 户外长时间运动,如骑车,留意空气质量问题。(五) 严冬时,注意干冷空气的影响,必要时戴口罩。


引用文献:

卫生署健康局 (2006)。校园哮喘学童哮喘照护及管理工作指引。资料引自https://health99.hpa.gov.tw/media/public/pdf/21465.pdf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18).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10th Ed.

Carson, K.V., Chandratilleke, M. G., Picot, J., Brinn, M. P., Esterman, A. J., & Smith, B. J. (2013). Physical training for asthma.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9. Art. No.: CD001116.

Cordova-Rivera, L., Gibson, P. G., Gardiner, P. A., Powell, H., & McDonald, V. M. (2018).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capacity in severe asthma: key clinical associations. Journal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Practice, 6(3), 814-822.

Del Giacco, S. R., Firinu, D., Bjermer, L., & Carlsen, K-H. (2015). Exercise and asthma: an overview. European 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 2, 27984.

Eichenberger, P.A., Diener, S. N., Kofmehl, R., & Spengler, C. M. (2013). Effects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airway hyperreactivity in asth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ports Medicine, 43(11), 1157-1170.

Exercise is Medicine Australia (2014). Exercise and asthma. http://exerciseismedicine.com.au/

Exercising with Asthma-Exercise is Medicine https://www.exerciseismedicine.org/assets/page_documents/EIM%20Rx%20series_Asthma.pdf

Garcia-Aymerich, J., Varraso, R., Antó, J. M., & Camargo, C. A. (2009). Prospective study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asthma exacerbations in older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79(11), 999-1003.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2016).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Mendes, F. A., Almeida, F. M., Cukier, A., Stelmach, R., Jacob-Filho, W., ... Carvalho, C. R. (2011). Effects of aerobic training on airway inflammation in asthmatic patients.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Exercise, 43(2), 197-203.

Morton, A. R., & Fitch, K. D. (2011).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Exercise and Sports Science position statement on exercise and asthma. Journal of Science & Medicine of Sport, 14, 312-316.

Pastva, A., Estell, K., Schoeb, T. R., Atkinson, T. P., & Schwiebert, L. M. (2004). Aerobic exercise attenuates airway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a mouse model of atopic asthma. Journal of Immunology, 172(7), 4520-4526.

Vieira, R. P., Toledo, A. C., Ferreira, S. C., Santos, A. B., Medeiros, M. C., ... Carvalho, C. R. (2011). Airway epithelium mediates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exercise on asthma. Respiratory Physiology & Neurobiology, 175 (3), 383-389.

声明:本文原刊发于2020-05-13的「运动生理周讯」第409期上,经「運動生理學網站」同意,在「运动科学论坛」微信平台发布。



如果你有问题,请点击下方“问答”,寻求大家帮助,或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