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运动科学论坛

作者:彭秀祝 (中山大学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日期:2020-7-9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愈加关注。作为身体改造术的健身运动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其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健身所承载的身体观虽然与审美价值、消费理念以及阶层品味有所关联,但其主体性常被过往的研究者所忽视。以梅洛-庞蒂的具身性研究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广州市青年健身群体的民族志研究表明,身体并不总是被权力与技术规训,它也是个体生命情感表达的空间和联系世界的意义纽带。

一、引言

从广义上看,健身是指促进人体健康,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1]。狭义上的健身指的是通过力量或者有氧训练实现减脂、增肌、塑形等目的的运动[2]。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休闲时间的增加以及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健身运动渐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健身所宣扬的“健康”“美丽”等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也是不谋而合的。在此种背景之下,健身成为社会一大热点,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讨论。但在过去的研究中,健身很多时候是被置于福柯“规训理论”之中的,身体被当成权力与技术干预、改造的对象。与此有别,本文从身体的主体性出发,将健身视为一种内生性的运动,借助具身性(embodiment)这一概念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身体是如何成为健身者表达自身情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身体作为一种表达空间体现在哪些层面上?人的情感、记忆、品味铭刻于身,又是如何借助身体传达出来的?

二、文献回顾:身体与运动


身体研究,深邃且迷人。西方哲学界对于身体的关注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当代社会理论对身体爆发出的兴趣则与福柯密不可分。在其的影响下,身体与运动的研究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社会学理论中,将体育运动与身体结合研究相对较晚,研究路径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以福柯的“规训”理论为主,强调外界权力、技术对于身体施加的影响;第二种与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有关,重视身体的主体性,将情感内容纳入到讨论范畴内。


1.“规训”视角下的身体与运动

体育运动被视作一种身体规训之术可以追溯至莫斯的“身体技术”研究,他用这一概念指代不同社会的人根据传统使用他们身体的各种方式。如游泳潜水时“睁眼”“闭眼”的训练顺序差异以及“吞水”“吐水”的习惯,在他看来,这些均是一种特殊的身体技术和健身艺术[3]。福柯受其启发,发展出了“身体规训”之说。他将军人列队训练作为一项分析例证,并指出:“身体是权力的目标和对象,身体是被操纵、被塑造、被规训的。它服从,配合,变得灵巧、强壮”[4]。福柯认为,是历史摧毁了身体,身体总是卷入政治领域中,权力关系总是直接控制它,干预它,给它打上标记,强迫它完成某些任务[5]。在他这里,身体是被纳入到生产计划和生产目的之中,被动地接受改造与规训。华康德、布迪厄对福柯的思想有所继承,他们将阶层、资本、品味联系起来,进而讨论身体与运动的关系。例如,华康德的拳击手研究[6],布迪厄的中产阶级的身体研究[7],他们眼中的身体是一种资本,“外形”也可以被管理、规划和出售。


福柯关于身体规训的分析,也颇受国内学者的青睐。有学者曾以健身房为田野点,剖析其身体规训的机制,并认为健身房通过监督者、规范化手段以及全景敞视空间实现对身体的规训[8];这一研究主要是在印证福柯的理论,但对于健身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开拓性意义。高昕将健身分为“外部规训”和“内部规训”[9],在其研究中,个体能动性受到了重视。另外,还有学者将健身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加以推进。如唐军、谢子龙以当下流行的Keep健身软件为切入点,认为健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规训,健身者通过技术的运用产生了一种积极的“自我规训”[10]。王健将可穿戴设备作为分析对象,以此研究权力与技术对运动者身体的规训[11]。不可否认,健身者在从事运动过程中是难以避开外界的力量的规训。不论是健身房,还是现代互联网技术,它们对于身体的干预都是显而易见的。上述学者在分析外部力量干预身体时,也多持批判态度,但在具体的研究中,又将健身者当成一种被动的“客体”,并用“内部规训”和“自我规训”等概念去说明个体的能动性。当然,在健身运动中,身体的管理和规划也是学者关注的主要内容。例如,通过运动APP,个体如何记录生活,实现身体的管理[12]。或是从性别角度对健身进行研究,认为健身属于一种身体规划,有助于建构坚韧、自信的男性气质[13]。还有通过研究跑步健身来剖析中产阶级的身体管理及其理性化过程的[14]。概而言之,国内社会学关于健身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强调外界的权力与技术的规训,将身体置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进行考察;二是运动被视为一种理性化的活动,行动者通过自我规训、内部规训而管理身体。由此不难发现,从身体技术到身体规训,再到身体管理的研究,身体始终受制于外界力量的干预和操控,其主体性一直未给予充分关注。


2.运动与具身性

除了“身体规训”的讨论之外,运动与具身性的关系也逐渐受到关注。embodiment的词根是body,在变为动词embody时有两层意涵:其一是身体体现社会;其二是身体具有力量。这一概念与梅洛-庞蒂的身体研究密不可分,他更为强调身体的媒介意义,并认为身体本质上是一个表达的空间,是我们活生生的意义纽带。甚至断言:“身体是我们拥有世界的总媒介”[15]。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把形而下的身体作为分析的起点,认为我们所有的精神活动都受制于我们的身体特征。因此,只有从身体的角度出发,才能谈论对世界的感知。经过后人的发展,具身性这一概念被用来表述“社会的东西印到个体之上,个体把它变为独具特色的东西”[16]。由此可见,该概念具有双重性,它并没有否认外界力量对个体身体的影响,但更为强调身体的主体性。“具身性”这一概念将情感、记忆等内容纳入到了讨论范畴之内,与福柯身体规训之说形成了鲜明对比。受此影响,有学者开始将它运用到了体育运动研究中。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中就曾指出:“与运动相关的游戏让人们从特定的角度来看如何度过生命,带有游戏意味的体育运动逐渐沦为僵化的结构,被功利主义和工作场所所形塑”[17]。埃利亚斯和邓宁则认为,现代世界人的身体经由进化获得的能力,与具身性主体要践行其情感能力所拥有的有限机会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距[18]。体育运动依然为人们提供迫切需要的机会,以体验践行这些能力所带来的情感满足。克里斯·希林将身体视为社会构成的多维中介,他认为体育运动研究不应该只是关注非具身性心智,而应该看到具身性情感与体验[19]。总体而言,福柯的身体研究更多的是在探讨其背后的权力与政治,梅洛-庞蒂则立足于活生生的身体之上,集中展现身体的主体性。布迪厄在两者之间进行了调和,但更多的还是继承了福柯的规训理论。经过埃利亚斯和希林等人的发展,“具身性”这一概念开始受到重视,身体的“活性”得到了凸显。


健身是一种现代运动,它在国内兴起较晚。在最近几年中,社会学、人类学领域的学者开始对其有所关注,但受到福柯的影响很深,侧重于分析身体规训的机制,而在身体主体性呈现方面则有所欠缺,对于具身性的研究可谓微乎其微。在研究对象之上,主要集中于健身房中的器械训练者,缺乏对健身人群的分类和比较。因此,笔者以器械训练者和街头健身作为考察对象,意欲从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出发,将情感、体验、记忆等内容纳入到健身研究之中,这不仅有利于展现身体活性的一面,也对前人的理论视角缺失和材料搜集有所补充。

三、田野点介绍和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在近两年的田野观察基础之上成文,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两种健身人群:器械训练者和徒手训练者。两者不仅在训练地点上存在差别,健身的训练动作也存在区别。前者主要在健身房内训练,常是在健身教练的指导下完成,并有一套标准化的动作。徒手训练也被称为街头健身,它发源于美国一个黑人贫民社区中,主要是通过自重训练达到塑形目的,训练中没有一个系统的标准衡量,运动者可以模仿他人,也可自创一些花式动作。为了对比“街头健身”和“健身房健身”之间的区别,笔者分别在广州市海珠区选取了三个点:A、L和P。A健身房地处商业街繁华地段,其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施豪华,入会价格较高,主要面向中高收入群体。L健身房在一个城中村内,设施较为简陋。P是一个“街健角”,地处一个公园内,流动人口较多。在调查期间发现,A和L两个健身房的人时常向P流动,P点上的人偶尔也会进入L健身。这一方面与健身者的收入有关,但同时也是与两种健身方式的塑身效果密不可分。作为一个多年的健身爱好者,笔者经常轮流在此三个点进行锻炼,其间接触到了百余名健身爱好者,并对其中17位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对象的选择不局限于某一个阶层,选取的标准是具有两年以上健身经历的人,年龄在19~35岁之间。具体情况参见下表:

四、身体雕刻术:身体改造与体验


每个人都拥有身体,并拥有支配身体的权利。不同的人对于身体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在健身圈中,有人将健身看作一种雕刻身体的艺术,他们认为美丽的形体需要长时段的雕刻方能实现。如果说,人的身体是一件艺术品,那么“雕刻”一词就生动地表达了“具身性”意涵。因为雕刻术源自社会,但经每个人的创造,身体的形态却各不相同。


1.身体的焦虑

身体焦虑是当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风险的增加、现代疾病的侵蚀,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构成了很大挑战。而这些负面因素施加到了个体身上后,转变成了各类消极情绪。身体的焦虑在此背景下开始出现,其中以形象焦虑为代表。所谓的形象焦虑,包括两种,“一是年龄形象焦虑,二是审美形象焦虑”[20]。陷入焦虑之中的人,开始通过身体“自我审视、反思、规划和改造”[21]。审美形象的焦虑在“瘦子”和“胖子”这两种人群上体现得较为明显。


(1)“我瘦够了”

“瘦”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美的,相反是一种病态的象征,有时还会因此遭到歧视。实际上,有的“瘦”是因为疾病所致,有的“瘦”则是因为遗传或者新陈代谢旺盛造成的。但是,瘦人在其日常生活中,也会因其形体的缘故产生诸多烦恼。


我之前太瘦了,怎么吃也不胖,像根竹竿一样,有个女的曾说我没有男人味,跟我在一起没有安全感......(访谈编号:181225001)

健身跟跑步不一样。跑步越跑越瘦,但健身却很有成就感,每次练完,肌肉胀胀的,感觉自己变壮了一圈。(访谈编号:181224001)

“瘦”在这里被视为一种缺乏男子气概的表现。一个消瘦的形体,成为找对象的障碍。这种障碍的长期存在构成了一种焦虑,它不仅关系到“瘦人”的日常生活,也更深层次地影响到了他们的气质,例如,个体的自信心。在上述访谈表中,涉及10位青年男性,其中有7位都曾是瘦子。他们通过健身去改变自己的形体,各自的动机都不一样,但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一个匀称的形体和健康的身体,能够增强人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另外,健身运动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它会让“肌肉发胀”,而这也成为瘦人寻找成就感的来源。为了让自己保持强壮的感觉,瘦人就需要持之以恒地锻炼。


(2)“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胖”虽然与“瘦”是截然相反的身体形貌,但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受到一定的歧视。胖,很多时候是慵懒和笨拙的代名词。一位访谈对象曾向笔者吐露,她因为胖而在找工作的面试中被歧视。“在他们眼中,我因为胖,所以我是个懒人。这种逻辑真是奇怪!”Zhao女士在职场上遭到的不公正待遇,让她开始对自己身体产生了厌恶情绪,并走上了健身之路。


胖人在健身的过程中,与瘦人存在很大的差异,可体现在其训练方式、器械使用以及饮食搭配之上。胖人绝大部分是以减脂为目的,训练时常常集中于有氧运动,以跑步机为首选。因为在跑步的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汗液,让行动者产生一种甩掉脂肪的感觉。一位访谈对象这样谈道:


每次跑完步,我都会去称下体重,因为总是会少一两斤。感觉甩掉了脂肪,那种感觉很好。而且,汗水能够排掉毒素,也能带走烦心事。(访谈编号:181225003)


由此可知,胖人进行跑步训练和瘦人进行器械训练有着相似的逻辑,通过运动能够让行为主体产生一种成就感。上述的案例中,不论瘦或胖,身体都对个人的生活、工作、情感构成了一定压力,并成为障碍和焦虑情绪的来源。实际上,原本意义上的“胖”和“瘦”是没有过多的社会歧视意涵,但是在当今社会的审美价值、消费主义、大众传媒的交织影响下,“瘦”和“胖”变得不受待见。在这里,身体是一种资本,胖人、瘦人他们所具备的身体资本不足,故而会在两性关系和职场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健身则可被视为一种获取身体资本的途径和手段,瘦人通过健身增肌,胖人通过健身减脂,在追求“美丽的形体”过程中实现身体资本的积累。不可否认,之于“胖人”和“瘦人”两个群体而言,健身是经由外在力量规训实现的,但同时也离不开他们的自我意识。事实证明,健身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消解行动者的焦虑情绪,并使之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而行动者又以身体为媒介将这种“成就感”运用到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一言以蔽之,健身之于行动者的意义不仅局限于运动本身,也在运动之外,而这正是健身的魅力所在。


2.身体:一种表达空间

身体不是一种物质的存在,也非心灵的存在,而是身心统一体。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表达的空间。借由身体,行为主体的情感、记忆才得以传达。身体作为表达的空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之上:其一是身体的物质载体—肌肉,它不仅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也是健身者的记忆储存器;其二是身体的边界,这种边界是以训练类别、经验和训练者性别作为划分依据,在不同身体遭遇中,身体边界被凸显;其三是身体的品味,这与健身者所处的阶层有着一定关联,不同阶层人的品味会通过他们的身体体现出来。


(1)“死肌肉”与“活肌肉”

这一对称呼流行于街头健身青年群体之中,他们认为健身房的器械训练所生产的是“死肌肉”,这种肌肉是笨拙的、臃肿的,没有美感;而通过街头训练所形成的则是“活肌肉”,这种肌肉是灵动的代名词,色彩和线条分明,富有美感。然而,长期泡在健身房训练的人并不认同这类的看法。在他们眼里,从事街头健身的人群肌肉维度偏小、腿部肌肉欠缺,身材并不协调。不难发现,“死肌肉”与“活肌肉”背后暗指的是两种人群:器械训练者和街头健身者。这种区分原本只是因为训练方式差异造成的,但在青年健身群体内部,却又以肌肉为载体划分出了“死”与“活”,甚至形成了“相互鄙视”的关系。同是健身,但上述的两种群体之间的边界是明显的。健身理念、审美取向这些看似不可捉摸的东西却在他们的身体上被展现出来。笔者认为,身体边界是在这两种健身人群遭遇中形成的。前面已经提到,A和L两个健身房的人会向P街健角流动,有些人会离开健身房去到街头进行训练。


健身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裸”着好看啊。健身房不能脱衣服,但是在这里(街健角)可以脱啊。(访谈编号:190707001)


我觉得街健就是我这种屌丝玩的。你可以随便搞,发明各种动作,玩好了,别人跟着你一起练。(访谈编号:190322001)


上述的访谈对象所谈及的并非只是两种健身方式的差别,更重要的是他们所传递的理念是不一样的。健身房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训练动作、器材均是标准化的,健身人群通过反反复复训练,所追求的身体形态也是当下大众传媒所宣扬的标准化身体。再加上健身房内部的规章制度限制,健身者实际上是没有多大的自我空间,他们的身体处处受到监视和规训。然而,街头健身与此差异很大,行动者个人可以随时随地而练,它让人跳出了一个封闭空间。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附加的限制,运动者可以自主地去发明、创新花式动作。此间,还能吸引到路人的关注,有时他们还将街头健身变成了一场身体的表演。调查发现,健身房内的部分年轻人开始向“街健角”流动,并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练习花式动作。这种现象事实上是对身体规训的抗拒,青年健身群体一方面想通过健身去雕刻他们的形体,但在实践当中发现,自己的身体受到诸多限制。他们从健身房走出,到街头健身,所追求是一种自在的身体、一种不被规训的身体,这也正是我们所强调的主体性意识。


(2)“新手”与“老铁”

身体改造的过程并不轻松,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要求健身者在饮食上进行严格控制。从事健身运动的人,其内部普遍存在这样的区分:


“新手”与“老铁”。两者的区分主要体现在形体和训练经验之上。在健身圈内部,有这么一种说法:“外行看腹,新手看胸,老铁看背。”很显然,肌肉部位成为人群的等级划分和区分的一项标准。然而,为何会出现“外行—腹”“新手—胸”“老铁—背”三对指涉关系呢?


健身,不是只练一块肌肉,而是全方位的。有些人来这里健身,一开始时热情高涨,猛练胸肌,背部不练,弄得前凸后塌。还有的人,只练上半身,从不练腿。(访谈编号:190523001)


肌肉的部位本不是人群的区分依据,上述的现象其实是训练者在健身中总结的一套经验。从胸肌到背肌,再到腿部的训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出于身体协调和审美需要的考虑。青年健身者在其身体的实践当中,将“肌肉”作为一种等级划分的依据,以至有了新手和老铁这样的区分。肌肉俨然已经脱离了它物理与生理层面上的意义,成为健身者训练的知识储存器。身体是一种表达的空间,其原本不可捉摸的东西(如经验、记忆等内容)经由身体传递变得清晰,人们可从视觉上感知它们的存在。


(3)“男人的目光,女人的身体”

身体作为一种表达的空间还体现在性别之上。青年女性群体有别于男性,她们在肌肉的训练过程中,通常聚焦于胸部和臀部。“前凸后翘”成为很多女性追求的身体目标,这被她们视为性感和气质的象征,其背后富含性的意味。


男人不都喜欢丰满的女人吗?每次我去练深蹲的时候,周围男的都会偷瞄我。这种感觉很奇妙,既尴尬又兴奋......你知道健身对我最大的改变在哪里吗?健身前,我找不到男朋友;健身后,我换了几个男朋友!现在走在大街上,总有人盯着我看,表面上装作不知道,其实心里暗爽。(访谈编号:190516001)


这位访谈对象痴迷于胸部和臀部的训练,她通过健身实现了身体上“逆袭”,从一个不被关注的人,变得备受“瞩目”。在其表述中用到了“尴尬”“兴奋”“暗爽”等词,实际上反映出了身体改变之后的一种情感与心理上的变化。胸与臀,本是一种生育的象征,同样也具有强烈的性暗示。女人的情感变化实际上与男性的“目光”有着很大的联系。因为在大多数的男性审美取向中,“丰乳”“翘臀”代表着一种性感,也是一种身体美感象征。在这种目光注视之下,女人的身体构成了异性之间联系的媒介。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青年女性健身者的身体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当下男性审美取向的影响,可将其视为一种外界的规训。但这种力量施加于女性身体之上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个体的能动性一面,女性的健身实践及其身体上的“逆袭”,是在多种情感的交织过程中才得以实现的。简言之,女性的身体既受到外界力量的规训,但同时也是她们自身情感和气质表达的空间,亦是她们是自我价值、生命活力的体现。


(4)“品味”与“阶层”

布迪厄在法国中产阶级的研究中,曾将健身看成阶层区分的象征,并认为这是一种理性的信仰[22]。通过健身能够产生一种“看得见的”身体利益,并被人们所利用[23]。身体是一种资本,同时身体也是阶层区分和品味的象征。不同阶层的人,他们身上所呈现的气质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气质往往也能在其形体上有所体现。中产阶级者,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体管理往往好于普通民众,他们一方面在训练之上投入更多,另一方面他们可支配的时间也比较充裕。因此,从形体上看,中产阶级的身材要更为匀称和精致。在上述的访谈对象中,收入群体偏高的人通常更愿意对身体进行投资,他们不仅仅以减肥或增肌为目的,而且更在意塑形。收入群体偏低的人群也会进入健身房训练,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形体要差于中产阶级。在这些人当中,他们的身形往往很强壮,肌肉维度虽然大,但线条感并不好。这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饮食控制和身体的管理不及中产阶级人士那般精细。对于中产阶级的人来说,一个好的身材,能够提升个人的气质。在职场的竞争中,可将身体转化为一种资本。另外的一种身体区隔体现在健身者的肤色之上,这在男性群体中较为突出。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白领阶层的人员,经常会走出健身房,去到街头训练,其目的就是将自己的肤色晒黑。“白”在这里反而成为一种中下阶层人员的象征。高收入群体者,在形体塑造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还会将其皮肤晒成“小麦色”,以此显示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正如布迪厄所指出的那样,“运动也对身体本身产生了作用,如修长身体、古铜色的皮肤、肌肉组织等”[24]。


3.身体的阈限

阈限,这一概念源自著名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的仪式研究。在他的定义中,阈限不可能是清晰的,它是确定正常社会生活类属之前的模糊阶段,其显著特征是其无序性和模糊性[25]。阈限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人类学的仪式研究,但在现代体育之中,鲜有人提及。克里斯·希林敏锐地观察到了现代运动中所蕴含的仪式内涵,他认为运动甚至被视为一种现代宗教,因为过去曾由宗教履行的很多功能,现在却被运动代为履行。运动为人们提供了情感刺激和宣泄渠道,很多人在运动中找到了超越日常生活的东西[26]。笔者将要讨论的身体“阈限”有别于传统定义中的阈限。这里的身体阈限,指的是在健身过程中出现瓶颈、障碍后,行动者通过自身调整使其形体发生改变、情感得以宣泄的阶段。通过对身体阈限的突破达到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超越。身体的阈限在健身群体中是普遍存在的,并对健身者的形体改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种身体阈限可见于健身者形体改造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较为明显的阈限期,笔者将其称作疼痛期和瓶颈期。疼痛期,是指刚接触健身的半月内,由于训练给身体带来的酸痛感及不适。而瓶颈期指的是肌肉在某一时段停止生长或者健身效果不明显。为了突破瓶颈,健身者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训练方式和饮食结构,以达到对身体的调整。


健身的头两个星期,肌肉特别酸痛。只要你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肌肉的酸痛感会消失。差不多到一年时候,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健身的动作,肌肉会产生记忆,这是身体的一个舒适期,也是身体的瓶颈期。这个时候,你得改变原有的训练动作,加大训练重量,尝试新的食物,戒掉不良习惯,让自己的身体变得“不舒服”。(访谈编号:180921001)


从事健身运动的人,不可避免都会经历疼痛期和瓶颈期。因为疼痛期的存在,很多入门者熬不过去,只好选择放弃。在这些放弃者中,有一部分人并非因为疼痛感本身,而是因为这种疼痛感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经历过疼痛期之后,健身者会逐渐适应各种训练动作,疼痛感会慢慢消失,其生活的节奏也会得到重新调整,身体的形貌也会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此后,身体也会进入一种较为舒适的状态,但是肌肉的生长会进入瓶颈期。对于致力于改造身体的人来说,这并非一种好的现象。正如上面的访谈对象所说的一样,人们会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的身体变得“不舒适”。事实上,这是一种健身策略的调整,新的训练动作、新的食物、新的作息时间会改变原来的肌肉记忆。但通过这种方式,健身者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从而达到对身体的进一步雕刻。


第二种身体的阈限与健身者的情感有着密切关联。在青年健身群体的日常生活中,情感和社会记忆也体现在其身体之上。例如,健身者在遭遇情感和事业上的问题时,其生活进入迷茫、不确定状态而出现的“阈限”。在这种情况下,健身者会通过运动的方式去调整身体、宣泄负面的情绪,从而达到对这种“阈限期”的突破。


跟我女朋友分手后,特别烦,直接把工作也辞掉了。整天在家里睡觉、抽烟、打游戏......健身给了我动力,特别是练深蹲,蹲下去是地狱,起来时是天堂。每次锻炼时,我都会大喊大叫,这样能让我忘记伤心事。(访谈编号:190322001)


事实上,布勒东曾对参加极限运动的人有过类似的研究,他认为极限运动是一种自我施加的折磨[27]。健身也是如此,这种对身体进行施压、负重的训练行为,能够刺激行动者去突破自己的身体极限,然后进入极度兴奋的状态,进而实现精神上的超越。在健身运动中大量排汗以及歇斯底里喊叫,有助于释放身体内的负能量。它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欣快感,让身挣脱心,并达到一种冥想状态[28]。梅洛-庞蒂在分析身体体验时认为,人们有时会沉浸在欢乐与痛苦中忘记一些事物,通过身体切断自己与世界的联系,但也可以开放出一个世界并占有一个位置。换言之,行动主体能够感知自己的身体,并非是被动的,而是一种自觉[29]。身体阈限便是如此,它是一种自觉的调整,身体成了个体联系外部世界的介质。作为青年健身者,他们通过运动去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并突破阈限,其意义不仅体现在健身者身体形貌改变,也满足自我审美需求,让自己在人群中变得“备受瞩目”,并在社会中获得一席之位。更重要的是,以这样一种“自我折磨”式的训练还可以达到精神上的脱俗,并超越日常生活。

五、结论


福柯对于当代“身体转向”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引证,身体规训之术被广泛运用于犯罪、教育、医疗、体育等研究之中[30]。身体成为各种权力与技术干预、监控、改造的对象。同时,这种研究取向也逐渐与消费主义、大众传媒、互联网技术结合,并出现了所谓的“新的身体规训”[31]。在这种背景之下,身体的主体性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活生生”的身体被搁置一旁。梅洛-庞蒂的具身性讨论中,强调身体的体验和身心的统一性,这为我们分析青年健身群体的主体性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在上述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身体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健身实践中的青年男女们情感都是复杂和多面的。这里的身体虽然受到权力与技术的规训,但它同样也是个体生命表达、实现自我价值、联系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物质载体。


健身作为一种身体的雕刻术,它受到青年群体的青睐,一方面反映出了人们对“美丽身体”与“健康身体”的追求;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人们正以身体为媒介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事实上,“雕刻身体”所反映的是一种具身性:在健身实践中,青年群体的身体受到外界力量的规训,但具体到个人之上时,他们又富有能动性地去改造身体,并通过身体去传达自己的品味、爱好、情感与记忆。在雕刻的过程中,阈限赋予了身体仪式性意义。运动者只有通过调整健身策略、饮食结构以及作息时间才能达到对阈限的突破,从而实现改造身体之目的。不可否认,身体阈限的出现与外界力量有很大的关联,但这并不能将其简单归为一种权力与技术规训的结果,青年健身者在承受压力与痛苦期间内坚持改造自己身体的实践却正好表现出了行动者的主体性一面。




如果你有问题,请点击下方“问答”,寻求大家帮助,或咨询专家。